金振民,男,1941年9月出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地质勘探专业,1965—1974年在湖北省第一地质大队任技术员,1974年至今分别在武汉地质学校、武汉地质学院、太阳成集团的官方网站(武汉)任教,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一个普通的地质工作人员到一名耀眼的中科院院士之间的距离有多远?66岁的金振民先生给出的回答是:10年野外勘探的风餐露宿加上30多年对地质教学、科研工作的不懈追求。
结缘地质总理同窗
仅有小学文化程度却自学成才的父亲对金振民院士的成长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向我们兄妹9个灌输了知识的重要性,使我们从小就产生了对知识的渴求。”金振民院士说。
1960年,金振民负笈北京,与温家宝同志同时就读于北京地质学院,成为同一届校友。从这时开始,他结缘地质,开始了他的“地质生涯”。由于专业和俄语都非常出色,他还成为学校里惟一在毕业前翻译5篇苏联论文并发表在国家刊物上的学生。
1965年大学毕业后,金振民和夫人金淑燕来到湖北大冶,在铜绿山、铜山口及鄂城巷子口度过了10年的野外地质工作,这是他事业的起点。
1976年,走出大学校门的第11年,北京地质学院搬迁武汉,并与武汉地质学校合并,金振民从此在大学任教,又成为母校的一员。在30多年的教学和科研中,金振民教授的创造性研究成果颇丰,为国内外同行专家广泛引用。
“他的韧性很强,在同学中他不是最聪明的,但却是耐力最好的。这成为他取得成功的一大因素。”金淑燕这样评价丈夫。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作为一名地质教育工作者,金振民教授辛勤耕耘,授业解惑,教书育人,成为学生爱戴的老师。他除了完成本科生教学和野外实习任务之外,近几年里还指导硕士生4名,博士生10名,博士后1名,并承担多项国家级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任务,1998年和2004年,金振民先后两次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金振民院士常说,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育人是核心、是方向。面向21世纪,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关键问题。知识不等于素质,也不等于能力。正确的现代办学理念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要把知识的传授、素质的培养、能力的锻炼紧密结合起来。结合他多年来在国外进行高等教育调查的体会,金院士认为,我们的教育应当从偏重知识性教育,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创造性人才潜能的教育方向转变。因此,他经常与学生谈心,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和诚信的职业道德观、奋发向上的事业心,关心集体和关心他人的团队协作精神,真正把“传道”、“授业”和“解惑”紧密结合起来。每逢新生入学,他都积极主动、不厌其烦地向学生们介绍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的爱国敬业、终生献身祖国地质事业的丰功伟绩和动人故事,激励大学生以李四光先生为学习楷模,学习本领,报效祖国。任太阳成集团的官方网站(武汉)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期间,他积极引导师生开展教学改革讨论,组织面向21世纪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目标讨论,收到了较好效果。
地质事业是一项比较艰苦的行业。金振民院士每年都坚持带学生到野外实习,且身教重于言教,加强对学生实践环节的训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他时常告诫学生,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计算机、人造卫星和遥感等高新技术应用的今天,地质学家永远不能放弃野外地质现象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工作,因为大自然是获得地球科学新认识的源泉,是获得科学结论的基础。时刻重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是金振民教授教书育人的一个明显特点,因而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正如他的学生所说:“我们尊敬金老师是因为他做人正派,治学严谨,身体力行。我们都知道做他的学生难,不刻苦不行,没有创新精神也不行。师从金老师不仅可以学到知识,做出成果,更能学到做人的道理。”他指导的一位地球科学基地班本科生,在国内重要的SCI杂志上发表了文章;两位博士生分别获中国科学院奖学金和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最近他与美国加州大学一位教授联合指导培养的博士生章军锋(27岁),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最权威科学杂志《自然》(Nature)上发表了文章。这充分证明了金振民院士重视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独创精神培养的育人理念的正确性。
金振民院士还十分注意教学和科研学术梯队建设,注重对年轻教员业务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双重培养。他以自己在国外艰苦奋斗、全力拼搏的科研经历,教育鼓励年轻教员要根深叶茂,求实创新;要学风严谨,善于协作;要积极奋发向上,克服急功近利。在他的带领下,一个积极进取,关心教学,重视科研,齐心协作的年轻教员群体正在健康成长。金院士无私地将加州大学(Davis分校)赠送给他的600余册英文杂志书刊(价值约2万美元)捐赠给学校图书馆,让更多教师和学生从中受益。在繁忙的工作中,他还花了大量时间与国外联系,为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出国深造和进修创造有利条件。
在面向21世纪地球科学基础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他与其他同志一起努力,获得了2001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0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奖项目为:国家理科基地地质学专业点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学业报国拒留国外
报效祖国,立志献身祖国地质教育事业,是金振民院士最可贵的品质。他的准则是:深造学习在国外,奉献工作在国内,学习事业两不误。他经常对同事和学生们说:“虽然地质学家研究的对象是整个地球,地质学研究领域可以不分国界,但我始终是属于我们祖国的一员。”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由于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他肩负着全校师生的重托,从1986年至2004年,他曾先后8次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地质和地球物理系进修和从事国际科研合作。在科研工作上取得的高水平成果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赞许。他的导师和外国同事也多次挽留他利用美国优越的科研条件多工作一段时间,但他诚恳地对美国教授说:“的确,现在我出了成果,你们需要我留下来,但我的国家、我的学校更需要我回去,我的学生也都急盼我回去传播国外先进技术和知识。”所以,每次出国,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及时主动向国内组织汇报自己工作和学习情况,还经常向海外中国学者和留学生介绍国内大好形势,鼓励他们下定决心,学成归国,为祖国的发展、民族的富强建功立业。
年近花甲三上高原
作为一名优秀的地质工作者,金振民院士铭记着李四光前辈当年所说的话:大自然是地质学家的天然乐园,是汲取知识的宝库。几十年来他不惧艰辛和风险,心在野外。
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极,是打开地球科学之谜的金钥匙。他说:“不经过艰苦过程的探索,高原隆升之谜永远会离我们而去。”为探索青藏高原隆起过程及其对我国资源、环境和气候的影响,1996年至2001年,年近花甲的金振民院士以顽强毅力,克服严重的头晕、气喘、嘴唇发紫的高原缺氧反应,三次亲赴青藏高原,每次都带领他的科研集体工作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野外现场,在条件艰苦、气候变化多端、高原缺氧环境中,孜孜不倦地探索。金振民院士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高风亮节的人格给他的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做出了榜样。
丰硕成果成就院士
地质科学事业是金振民院士一生殚精竭虑、孜孜以求的事业。30多年来,为攀登地质科学高峰,他一直兢兢业业,辛勤工作在地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他的突出科研成果,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1.金振民院士研究了地球深部地幔橄榄岩石和榴辉岩石两种岩石的流动规律。在地幔橄榄岩石研究中,金振民院士等利用高温高压技术手段查明了岩石力学的强度和地幔中熔体对力学强度的影响。其成果对地球内部的地震波速度传播的衰减和大陆造山带(如青藏高原隆升)等科学问题的阐述有重要意义。
2.我国铬铁矿匮乏,为探讨这一矿床的成因,我国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30多年来逐渐形成一个共识,即它的形成与地球深部橄榄岩熔融作用密切相关,但没有人能科学地证实这一点。金振民院士和他的团队通过高温高压技术手段模拟实验,成功地证实了这一矿床的形成原因。
3.被称为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的大陆科学钻探是当代地球科学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程。1996年金振民院士当选为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顾问成员,曾三次代表我国出席该组织的评审会,为我国具有世界级科学意义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项目在国际上评审通过并立项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被称作亚洲第一钻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钻孔深度5 000米)在江苏东海县实施,金振民院士担任工程现场指挥部副总地质师,负责岩石物理性质实验。此国家级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对推动我国大陆动力学基础研究,地下深部资源、环境和地震预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自1978年以来,由金振民院士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的国家级(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有12项;承担国际合作项目5项;与他人合作专辑3部。已公开发表中英文论文共计108篇,其中41篇被国际SCI检索收录。在国际最知名《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论文2篇(其中一篇是第一作者,其内容成为该杂志封面内容;另一篇与他的学生合作发表),这些成果已被国内外同行系统引用。这是金振民院士和他的学生立足地质科学前沿,执著追求,勇于开拓创新的结果。这些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使我国的岩石圈流变学实验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金振民院士常常告诫自己:“人的一生与地球形成的时间(46亿年)比较而言,是十分短暂的。人都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我国地质教育和科学事业留下一点有意义的成果,这就是我的终生追求。”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无法无限延续生命的长度,而金振民院士却教会了我们怎么企及它的深度,因为金院士的人生坐标定位于地球深部。
(转自校友会,地学院研究生杨青华整理)